目前,聚乙烯開工負荷處于低位,市場供應偏緊,庫存持續(xù)下滑,價格將延續(xù)反彈態(tài)勢,但塑料消費旺季臨近尾聲,后期走淡的概率較大。因此,塑料做多仍需謹慎,注意把握節(jié)奏。 聚乙烯開工水平偏低 下半年以來,受OPEC+減產、巴以沖突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再次走高,這使得油制聚乙烯成本上升,虧損開始加劇。特別是1月以來,隨著聚乙烯現貨價格松動,油制聚乙烯虧損加速擴大,影響聚乙烯生產企業(yè)的積極性。截至2月26日,國內油制線性裝置平均虧損1455元/噸,油制高壓裝置平均虧損1265元/噸。相對而言,目前國內煤制聚乙烯的利潤尚可,無論是一體化裝置還是外采裝置均有利潤。受油制聚乙烯虧損不斷擴大的影響,國內聚乙烯企業(yè)開工負荷處于正常偏低水平。截至目前,國內聚乙烯企業(yè)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1.35%,較去年同期下降4.69點,市場整體供應偏緊。不過,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2月底至3月初,前期檢修的裝置將出現一波較為集中的復產,國內供應將有所回升。 在今年大部分時間里,線性聚乙烯和低壓聚乙烯進口套利窗口都處于關閉狀態(tài),只有高壓聚乙烯進口套利窗口大部分時間開啟,并且利潤一度達到500元/噸。受此影響,今年國內聚乙烯進口量略有下滑。數據顯示,1—1月國內累計進口聚乙烯982.94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3.7萬噸,同比下降1.37%。其中,1月進口聚乙烯125.31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3.95萬噸,同比上升3.25%。目前,雖然前期簽約的進口訂單有集中到港的現象,但考慮到線性聚乙烯和低壓聚乙烯進口價格倒掛國內聚乙烯現貨價格的現象進一步加劇,只有高壓聚乙烯進口處于微利的狀態(tài),后期國內聚乙烯進口量或大概率下降。 截至2月25日,國內聚乙烯企業(yè)庫存為44.98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2.69萬噸,同比上升6.36%。目前,聚乙烯處于消費旺季,加之近期國內聚乙烯企業(yè)開工負荷下降,雖然企業(yè)庫存較去年同期上升,但環(huán)比卻呈現持續(xù)下降態(tài)勢,整體來看聚乙烯庫存壓力不大。 需求屬于季節(jié)性回暖 2月為棚膜消費旺季,農業(yè)用膜需求季節(jié)性回升。與此同時,臨近電商購物節(jié),包裝膜需求也將有所回升。因此,2月國內聚乙烯需求表現尚可,下游企業(yè)開工負荷呈現小幅上升態(tài)勢,但仍然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后市來看,近期國內推出了萬億元國債,對大宗商品價格起到支撐作用。具體來看,大蒜膜需求已經完全釋放,棚膜需求在2月底已經大部分釋放,其他地膜基本上以停工為主,目前聚乙烯的農業(yè)需求已經出現放緩態(tài)勢,后期隨著棚膜需求釋放完畢,需求將進一步走低。目前,包裝膜需求尚可,但隨著電商節(jié)結束,后續(xù)也存在下滑的可能。 后市來看,筆者對塑料持謹慎看多的觀點,一方面國內聚乙烯開工負荷偏低,另一方面宏觀面提振市場信心。不過,前期檢修的裝置近期將復產,聚乙烯供應偏緊只是結構性的,一旦生產利潤修復很快改善,加之消費向好屬于季節(jié)性回暖,下游開工較往年甚至略有下滑,塑料整體供需并沒有明顯改善。(作者單位:中原期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