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京东快递查询快递单号|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看网站|人善交ZZZZXXXXX另类

劉漢俊:心中有“漢”

2024-4-5 03:05| 發(fā)布者: 仟茂傳媒| 查看: 1270| 評論: 0|來自: 互聯(lián)網(wǎng)

摘要: 來源:中國冶金報社

來源:中國冶金報社

載于2024年4月10日

心 中 有 “漢”

——寫《漢字的力量》的由來

劉漢俊

打小就覺得自己跟“漢”有緣。學名小名里都有個“漢”字。記得跟隨父親在漢陽的兵工廠生活時,上了龍燈堤,便是流淌的漢水。

廠里人稱漢水為“河”,而不叫漢江。順河堤往長江方向走一段,坐了輪渡,過河是漢口的硚口。再向前走,是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

長江、漢水交匯處

三歲起,被父親扔在廠里的澡堂子里,學會了蛙泳的基本動作。父親又把我從澡堂子撈到漢水里,逼著我學會了在激流中游泳。

武漢人把游泳叫“玩水”,說得很輕松、瀟灑。漢水有枯有漲,水流時緩時急,盡管嗆過不少水,但我七八歲時能游過河了。和小伙伴們?nèi)Π兜某~口玩,通常是游過去游回來,不坐輪渡,有時候一天游幾個來回,曬得黝黑。有不知道姓名的小伙伴溺亡,讓我們驚悚一陣子,怕水鬼,但很快又忘了,照樣玩水。

算是喝了漢水長大的。

父親擅長游泳,作為兵工廠方隊的隊員,參加過毛主席橫渡長江活動,親眼見過主席,這讓親戚朋友們羨慕不已。后來我也敢搏浪水勢湍急、漩渦密布的長江了,兩次參加武漢市組織的7?16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活動,那喧鬧,那壯觀,那心動,至今難忘。一座城市,能有那么多市民愛好游泳、擅長游泳,讓集體競渡成為一年一度的風景,唯有武漢。那一年,長江洪水期提前,橫渡紀念活動推遲到1月初,記得我當時是游完長江,背著游泳圈到學校報到的。沒有暢游長江的人,無法領(lǐng)略那“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的豪邁。

長江、漢水交匯處的漢口龍王廟

喝過長江水的人,心里永遠流淌著一條長江。

兩次讀大學,都在武漢。在長江上工作過,長長的輪船汽笛聲,至今還在我的心里和夢里回蕩。

漢水、長江、武漢,深深地烙在我的生命里了。

武漢因漢水得名,在周朝得姓。

天上有銀河,地上有漢河。銀河自古有銀漢、天漢、河漢、星漢、霄漢之稱。源自秦嶺的漾水、沮水、玉帶河、沔水,匯流成河,穿越秦巴山區(qū),進十堰,過襄陽,經(jīng)荊門,從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因這條河與天上的銀河走向一致,故得名“漢水”。

天上有銀漢???地上有漢水

《詩經(jīng)·大雅·江漢》曰,“江漢浮浮,武夫滔滔”“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站在長江與漢水之濱,周王發(fā)出了討伐淮夷、開辟四方、安定疆土的號令。

沒有漢水,就沒有漢朝。

有觀點認為,楚人的先祖是商朝時期中原地區(qū)祝融家族的一支,4000多年前流浪到丹淅之地,建立第一個楚部落的都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楚人沿丹水、淅水進入漢水流域,在江漢平原落腳扎根,進入今武漢地區(qū)。今位于武漢黃陂區(qū)的盤龍城,則是商王朝在長江流域建立的第一個代表機構(gòu)。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楚為國。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因此緊緊連在一起。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反抗暴秦,劉邦率三千子弟響應(yīng)。在聲勢浩大的滅秦戰(zhàn)爭中,劉邦率先駐軍霸上,接受秦王子嬰投降。鴻門宴后,劉邦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管轄巴蜀之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兩漢四百多年間,社會強盛發(fā)展、長治久安,在中國歷史上產(chǎn)生重大影響,漢族作為主體民族形成,北方民族稱漢族男子為“漢子”;中華文字不斷應(yīng)用、優(yōu)化,經(jīng)過秦朝“書同文”后,在漢朝達到高峰,被北方民族稱為“漢字”,漢隸、漢篆、漢印、漢儀、漢語、漢學等文化概念隨之形成;“漢”成為中原、中華、中國的代表,以至于今天研究中國問題的外國專家被稱作“漢學家”。漢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文明成果。

漢從天上來,楚從漢中出,楚漢本一家,江河萬古流。

三國時期,孫權(quán)將東吳政治中心遷往長江南岸的古鄂國、今鄂州,改名為“武昌”,取意“以武而昌”。后建夏口鎮(zhèn),位于今武漢城區(qū)正南,漢水對面、長江之南。至武昌、夏口連成片,早期的大武漢格局形成。周王朝當年在長江、漢水之濱的宣武揚威,給了武漢以強悍的性格;三國時期的戰(zhàn)略布局,給了武漢以重要的地位。沒有武,何以昌?沒有漢水,何來武漢?

當今中國人,身處桃花源,心有江河水,但切忌“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能忘卻我們是一個從大漢王朝、國力強盛走來的民族,不能忘卻曾經(jīng)澆灌和哺育了我們的江河湖海、山川林草,不能忘卻中國的漢水、漢朝、漢字——那注入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人人心中當有“漢”。

以上,是我寫《漢字的力量》的初心。

——為《長江日報》而撰

來源?| 八月里的陽光

編輯?|?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