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下半月,核心權益類指數普遍下跌,中小盤指數跌幅較大。2025年以來上漲較多的機器人、半導體、AI等科技板塊熱度逐漸下降。 申萬一級行業(yè)普遍收跌,31個行業(yè)中僅有3個上漲。家用電器行業(yè)作為傳統(tǒng)防御性行業(yè),整體走勢保持平穩(wěn);在普跌行情下,2025年以來表現突出的熱門行業(yè),如計算機、傳媒和通信,近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調。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貨ETF總規(guī)模為3.63萬億元,數量共計1080只。股票型、債券型、跨境型、商品型的規(guī)模分別為28182億元、2173億元、4933億元、1053億元。 各類型ETF普遍收跌,資金呈現流入態(tài)勢。報告期內,僅商品型ETF表現出明顯的上漲態(tài)勢,而其他類型的ETF普遍呈現下跌趨勢。從資金面來看,超過30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ETF市場,不同類型ETF的資金流向存在顯著差異。 商品型ETF的上漲主要得益于金價的顯著上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及加征關稅推動金價不斷攀升。 跨境型ETF中,投資者風險偏好呈現上升態(tài)勢。港股市場持續(xù)回調,資金卻從防御性較強的醫(yī)藥類ETF流出,轉而流向更具彈性的科技類ETF。 債券型ETF雖然整體漲幅較為有限,但受益于股債蹺蹺板效應以及降準降息預期,資金流入較為顯著。 部分QDII-ETF存在換手率異常飆升的情況,溢價風險較高,普通投資者需謹慎對待。 |